第二章 武堂偷艺-《印主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许平每日照常都去村子中央的文庙去学习。虽然仅仅是六岁,但是过目不忘的能力使他记住了每个教习所讲的内容,再加上每次没事的时候,除了几个关系好的伙伴去河边玩水外,一般都是自己静静地坐在河边,看着河水、看着水面的倒影思考各种奇妙的问题,凡是自己想不通、想不明白的地方都会去问奶奶,如果奶奶再答不上来的话,那么第二天的教习就要倒霉了。

    文庙里凡是教过小许平知识的教习都非常头疼这孩子,倒不是调皮和顽劣,主要原因是不知道自己还能教他什么,还要防备着他时时问一些莫名其妙的问题。

    即使是这样,许平也还是风雨无阻的去上课,主要的原因就是有很多的教习是开过印的,是有武艺在身的,他可以旁敲侧击的问一些涉及六艺里的武艺的内容。虽然文庙也教武艺,但是和武堂里面教授的内容截然不同,这里的武艺主要是一些强身健体的理论知识,非常的浅显,而武堂里教授的内容则是真正的武功了,二者不可同日而语。

    许平在文庙里最敬爱的人就是庙祝,庙祝已经七十多岁了。平常的日子里,庙祝一般穿着一件飘洒的粗布倡议,花白的头发用一根簪子挽住插起来,像个道髻,面容清冽冷峻,三缕长髯,垂落在胸前,与头发一样也是白色的,手里从来没有离开过各种竹简,总是背着手,迈着不紧不慢的步子行走,许平还从来没有见过庙祝有什么着急的事情呢!

    庙祝最喜欢的学生就是许平,许平的天资是庙祝无法用语言来描述的,尤其难能可贵的是许平对师长、对同学的态度、对学习的态度,恭谨、互助、有爱、深思是任何一个老师所喜欢的。唯独让庙祝感到不可理解的是,这样一个智慧异常的好孩子却没有任何印记,没有印记就没有办法习武,不能得到更多人的尊重,也不能真正在这个大陆做成伟大的事情。

    许平敬爱庙祝的另外一个原因是他知道庙祝的一个秘密,而很多人并不一定知道,当然他获取的这个秘密也有可能是庙祝自己有意透露的。

    许平每日在文庙的学习没有太大的意思,但是还是每天按时来学习,一是奶奶必须让他来,二是这么大的孩子不是在文庙就是在武堂,自己不来的话就更加孤单。但是文庙的学习已经满足不了许平小小的心灵,他一直在想如何能够学习到武艺。

    武堂一般而言较文庙吵闹,练武的打闹声、喝咤声会不时的想起,所以很多村子的武堂一般都健在村子的外围,文庙一般都建在村子的中央,和村祠紧邻。

    洛水村的村名不知哪一代的庙祝所取,取其落花流水之意,并去掉了茅草的上边,显得特别有诗意,许平自己特别喜欢这个村子的名字,很美,意境高深。

    洛水村的武堂不仅仅是在村子的外围,而且还是在离村子不远的山里面,距离整体而言不算特别远。

    许平下午实在是无事可做,遂打起了去武堂的念头。随便请个假对于徐平来说很容易,教习对他的学习根本就不用*心,只要不问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就可以了。将各种书简放在桌子上,许平就离开了课室。

    一路上,碰上三两个人,许平礼貌的向大家打着招呼,出了村子就一路小跑的向山里的武堂奔去。

    踏上石桥、过了河,刚到山脚下,就听到“咤、咤”的声音,没有还没有看到很多人在练习武艺,但是小许平就已经有些沸腾了。

    虽然许平很清楚武堂的位置,但还真是第一次这么近距离的过来观看,主要是源自他内心深处的那种自卑和失落感,因为没有没有印痕的觉醒,更不是先天就具有印记,虽然他渴望学习武艺,但是不能习武的现实使他一直比别人更不愿意提起武堂,他也不愿意让小伙伴们看到自己在无糖外围晃荡,那样有可能会让人家笑话。

    武堂的位置其实也就是仅仅刚进了山口就到了,深山里面还有有很多凶猛的野兽的。坐落在山脚靠里一点的武堂其实更应该说是一个演武场,用围墙围起来很大的院子,可能并不比洛水村小,依着许平的身子是根本不可能看到里面任何的事物和人,只能听到里面的叫喊声。面对山路的以免,有个很大的门,两扇,每扇门上各有一个字,分别是“武、堂”儿子,字迹古朴、大气,给人一种虎虎有威的感觉,那种浓烈的武风通过两个字就能显现出来,看的许平心里砰砰直跳,也更加心里痒痒。

    在门外呆了半天,也没有什么动静,怎么办呢?

    不能光听着声吧?许平犯了愁,他灵机一动“我可以到高一点的地方去啊,从上面不就能够看到下面院落里的场景了吗?”

    小家伙“嘿嘿”一笑,随即兴奋的砰砰跳跳的往更高处的山坡跑去。

    许平顺着山坡,不断的向上爬,到了一定高度就站住回头看一看下面的院子,知道向上移动了三次,才能够看到院子里面的一切人和事物。正好站定的地方有一小块平整的空地,许平面向武堂院落,刚巧背后有个虬松,如华盖一样为这个小家伙遮挡着阴凉。
    第(1/3)页